本标准中的隔声性能检测方法主要参考了ISO140-3:199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本标准的隔声量检测方法与ISO国际标准中的方法一致。
本标准代替GB/T16730—1997《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和GB/T8485—2002《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将上述两项标准合为一项标准,名称为《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分别规定了外门窗和内门窗的分级指标值,统一了门和窗的隔声性能分级顺序,本标准中“1”级为最低隔声性能级别,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本标准与GB/T8485—2002的分级顺序一致,与GB/T16730—1997的分级顺序相反(GB/T16730—1997中“I”级为最高隔声性能级别),本标准与原标准的隔声性能分级对照表列在本标准的附录C中;
——分级指标值中,引入了噪声频谱修正量,采用计权隔声量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作为外门
窗分级指标值,采用计权隔声量和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作为内门窗分级指标值;——计算三樘试件的隔声性能平均值时,采用能量平均法取代原标准的算术平均法;
——具体规定了填隙墙的隔声要求,并参照ASTME90-04,增加了填除墙间接传声影响的检验与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深圳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深圳市朗斯建材颜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华、丁国强、王洪涛、杨仕超、刘会涛、刘新生、谢光宇、杜万明、崔洪、刘海波、许武毅。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其他有隔声要求的门窗可参照使用。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889.3-200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
GB/T3947和GB/T5823中确立的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入射到试件上的声功率与透过试件的透射声功率之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单位为分贝(dB)。隔声量R与声透射系数t有下列关系式:
将计权隔声量值转换为试件隔绝粉红噪声时试件两侧空间的A计权声压级差所需的修正值,单位为分贝(dB)。
注:根据GB/T50121,用评价量R,+C表征试件对类似粉红噪声频谱的噪声(电高频噪声)的隔声性能。3.5
将计权隔声量值转换为试件隔绝交通噪声时试件两侧空间的A计权声压级差所需的修正值,单位为分贝(dB)。
注:根据GB/T50121用评价量R.+C.表征试件对类似交通噪声频谐的噪声(中低频操声)的隔声性能。3.6
外门、外窗以“计权隔中量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C)”作为分级指标;内门、内窗以“计
注:用于对建筑内机器、设备噪声源隔声的建筑内门窗,对中低频噪声宜用外门窗的指标值进行分级;对中高频
测量设备包括声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声源系统由白噪声或粉红噪声发生器、1/3倍频程滤波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接收系统由传声器、放大器、1/3倍频程分析器和记录仪器等组成。
同一型号规格的试件取三樘。试件应和图纸一致,不可附加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和改善措施。
当存放试件的环境温度为5℃以下时,安装前应将门窗移至室内,在不低于15℃的环境下放置
在试件安装前应预先检验试件的重量、总面积、活动扇面积、门窗扇的结构和厚度,核对密封材料的材质,检查密封材料状况。
当试件尺寸小于实验室测试洞口尺寸时,应在测试洞口内构筑填隙墙,以适合试件的安装和检验。填隙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a)填隙墙应采用砖、混凝土等重质材料建造。推荐采用两层重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并在两墙体之间的空腔内填充岩棉(或玻璃棉),空腔与试件洞接处用声反射性的弹性材料加以密封;
b)填隙墙应具有足够高的隔声能力,并使通过填隙墙的间接传声与通过试件的直接传声相比可忽略不计。应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或GB/T19889.3—2005附录B规定的方法对填隙墙间接传声的影响进行检验及修正;
a)洞口宽度应比试件复度大20mm~30mm;洞口高度应比试件高度大20mm~30mm。门洞口的底面宜与地面相平;宿洞口的底面宜离地面900mm左右;
b)洞口内壁(顶面、侧面和底面)的表面材料在测试频段内的吸声系数应小于0.1。当试件洞口
b)应调整试住的垂直度、水平度,使试件外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均匀。不得因安装而造成试件变形。
d)试件框与洞口同链腺的密封处理,不应影响门窗活动扇的开启,也不应盖在试件的排水孔。
f)在开始测试前,应将武件上所有活动扇,正常启闭10次。在此过程中,如有密封件损坏或脱落,均不得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检测前应采用符合GB/T15173—1994规定的1级精度要求的声校准器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5.4.2平均声压级和混响时间的测量
按GB/T19889.3—2005第6章的规定,分别测量声源室内平均声压级L、接收室内平均声压级L?和接收室的混响时间T。测量的频率范围应符合本标准5.1的规定。
接收室内任一频带的信号声压级和背景噪声叠加后的总声压级宜比背景噪声级高15dB以上,且不应低于6dB。当总声压级与背景噪声级的差值大于或等于15dB时,不需要对背景噪声进行修正;当
差值大于或等于6dB但小于15dB时,应按式(4)计算接收室的信号声压级:
注:如果在任一网带,通过填隙墙的间接传声与透过试件的直接传声相比不可忽略,还应对试件在该频带的隔声量测试结是法行取浆墙传声影响的修正(见5.3.3b).
按GB/T50121规定的方法,用所测试件各频带的隔声量确定该樘试件的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
各1/3倍频费三搜试件的平均隔声量R,(jH1,2…18,与本标准5.1规定的检测频带对应)按式
按GB/T50121规定的方法,用三栏试件各频带的平均隔声量R,(见5.5.2)确定本组试件的平均计权隔声量R.、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C和交通噪声谱修正量Cu。
根据本标准5.5.3确定的三樘试件的平均计权隔声量R.、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C和交通噪声谱修正量C.,计算Rw+C和R…+C,并以此作为本型号试件隔声性能的分级指标值。
b)试件的生产厂名、品种、型号、规格及有关的图示(试件的立面和剖面等);
c)试件的单位面积重量、总面积、可开启面积、密封条状况、密封材料的材质、五金件中锁点、锁座的数量和安装位置、门窗玻璃或镶板的种类、结构、厚度、装配或镶嵌方式;
g)用表格和曲线图的形式给出每一樘试件的隔声量与频率的关系,以及该组试件平均隔声量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图的横坐标(对数刻度)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隔声量(保留一位小数),并宜采用以下尺度:5mm表示一个1/3倍频程;20mm表示10dB(表格和曲线图的示例见附录B);
h)对高隔声量(隔声等级6级)的特殊试件,如果个别频带隔声量测量受间接传声或背景噪声的影响只能测出低限值时,测量结果按R不小于若干分贝(dB)的形式给出;
i)每樘试件的计权隔声量、频谱修正量及该组试件的平均计权隔声量R,、频谱修正量C和C.;
k)检测单位的名称和地址、检测报告编号、检测日期、主检和审核人员签名及检测单位盖章。
供试件安装的填隙墙应具有足够高的隔声能力,否则部分声能可能会透过填隙墙而产生间接传声。
对于由试件和填隙墙组成的复合构件,试件、填隙墙和复合构件的声透射系数与面积有下列关系:
a)根据率验预估试件隔声能力的大致范围,建造一预计可忽略其传声影向的填隙墙,并预留试件洞口。雪用和填隙墙完全相同的材料和构造封堵试件洞口;
b)测量封堵试件洞口后的整个填隙墙的隔声量,用式(3)计算填隙墙的市透射系数t?;
c)撤去填隙墙试件洞口内的封堵材料,安装上试件,并保持填隙墙的其余部分不变;
d)测量试件品填隙墙组成的复合构件的综合隔声量,用式(3)计算声远射系数x.;
GBT22636-2008 门扇 尺寸、直角度和平面度检测方法.docx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2025税务系统数字人事“两测”练习专业能力-纳税服务评估试题(含答案).pdf
DB50_T1487-2023_二手新能源汽车鉴定评估规范_重庆市.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